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早餐】《中国式合伙人:尚德故事》抱养经历铸就的不安全感
日期:2016-11-2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chenche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光伏早餐微信头图

qrcode_for_gh_76ea4c3e7230_430

——主要内容——

 
 

【人物简介】

施正荣

祖籍江苏镇江扬中市。原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2000年,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的新首富,无锡尚德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2012年8月18日,施正荣辞任尚德CEO。2013年3月6日,再失尚德董事长职务。

 

抱养经历铸就的不安全感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句话是乔布斯的名言。其实这句话,用在施正荣身上也合适。他身上有矛盾的多重性,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的一面,而正是这些多面性,支撑着乔布斯、施正荣们改变着世界,虽然一直梦想着改变世界,但往往是我们被世界而改变。

施正荣给外界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在施正荣的同学和老师的印象中,中学和大学期间的施正荣“除了刻苦,其他的并不怎么样”。如果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形容,他是一个典型的“学霸”。

高中班主任对施正荣的印象是“家庭条件不好,综合素质还不错,喜欢展示自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施正荣的勤学,淹没在背后的志气与野心。

“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学习英语。当我学习数理化感觉很疲惫的时候,只要展开英语书籍,就会觉得全身轻松。英语是我枯燥学习中的最好调剂品。”

学习英语的专注源于向外看的强劲动力,那些发自内心的对命运不甘心的抗争与奋斗。

和爱学习的企图心相匹配的,是他超强的行动力。他的王姓高中同学说,为了节省时间,他走路速度极快。

同时,他有一种韧劲。很小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一定要……

战胜困难?发奋学习?走出农门?

回溯高中生涯,一种韧劲支撑施正荣的成绩快速攀升,从刚入高中时的100名左右爬到全年级前十名。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对于施正荣的意义,更为深刻。因为童年的家庭变迁经历,他比别的孩子更聪慧和早熟。

16岁那年,施正荣参加了高考。那年,全国有760万考生参加了高考。对于高考志愿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一种解释是,施正荣为了保证一次性考上,选择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的冷僻专业——光学仪器。

从温暖的南方来到寒冷的北方,施正荣跨越的不是地理,而是挑战着新的命运。

1979年,年仅16岁的施正荣来到了长春。这是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改革的大潮,推动着留学的浪潮,而又是后来这股浪潮把施正荣席卷到大洋彼岸。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年的“理工科研男”施正荣,不谈恋爱,也不参加文体活动,每天过着教师、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这个人怕是要当科学家”,施正荣大学时期的班长靖继贤当年就有这样的感觉。

要知道,施正荣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去跑步,四年如一日。

四年的苦行僧生活,让施正荣成为本专业唯一一名考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生的学生。那是个分配定命运的时代,笔者想起自己的父亲,青年时代从北京某农业大学毕业,面对毕业分配所经历的忐忑不安的故事。要知道,大学毕业之际,同样的同学,因为分配,新的命运和新的差距,已然上演。

有一种说法是,成绩不哈的同学,分配很差。而施正荣不仅获得了业界最有名的光学教授的录取,还曲线回到了上海,回一趟故乡扬州非常方便。

1983年,施正荣从长春理工大学顺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接着他选择了留学的道路。

韧劲的施正荣想要更大的舞台。

1987年,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出现在眼前。“那个年代,国内的机会远没有现在多。我希望有机会出国,希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愿望强烈地刺激着施正荣,而这也成为他再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得益于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施正荣参加EPT考试,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抓住了出国机会。

满心期待去美国留学的他开始学习美国的文化、地理知识,并模仿美语口音。结果,去美国的名额没有了,他被派到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他当时还不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

1988年5月,施正荣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进修。

一位大学同学郑建平清晰地记得,施正荣曾说20年后,他的名字一定要登在某本学术杂志上。后来,他的名字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有些人,注定是要成为领导者的。但这些领导能力的催生,很多时候来自于一些带有缺失和残缺的不安全感。

有一个围绕施正荣的故事是,当他和自己的哥哥去上海一个餐厅就餐时,餐厅上只接待外国人的标示口号强烈地刺疼了施正荣,他发誓自己也要成为无比光鲜的洋人。

事实上,就是这个一奶同胞的陈姓哥哥,在学业上也有相当大的成就,1988年,施正荣的同胞胎哥哥陈恒龙前往美国攻读生化博士。也许是共同的基因,陈恒龙同样聪慧过人,成绩出众。成功留学美国,顺利完成学业,加入美国杜邦公司。

陈恒龙和同胞兄弟施正荣有着同样好学的特性,也在欧美过着主流的中产阶级生活,但他们那些雀跃的理想一致没有熄灭。相比施正荣夸父逐日的强烈企图心。陈恒龙骨子里的不安分以及对自己严格而苛刻的要求,使得陈恒龙自主创业,“美国麦恩斯制药集团”经营得有声有色。

200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财富论坛”,施正荣和陈恒龙两兄弟同期出现在会场上。笔者详细查看了有关这个“财富论坛”的所有照片,发现施正荣和陈恒龙两兄弟真的仿若一个模子,微笑,眼神,连手势都非常地相似,不同的是,陈恒龙的个头要比施正荣大,陈恒龙健硕,而施正荣娇小。

正如所有的名人都提供谈资,有易经人士推卦了两人的命运。

善易者不卜。

一个人的命运和发展是不可能完全靠算命预测得到的,很简单,从命理预测上来说,双胞胎应该是同年同月同时同地生的,那么他们的命运和未来就应该几乎是一样的。

但施正荣和陈恒龙两兄弟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成长,接受教育不一样,个人努力不一样。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发展除了受到所谓的生辰八字的影响外,还受到环境、教育、个人努力等诸多因素影响。

事实上,抛开民族狭义,一个餐厅接待什么人,仅仅是人家的一种顾客细分,没有高低贵贱,倘若你被这家单位不接纳,那么选择属于你的圈子,没有什么自卑或自尊而言。

事实上,要知道,一个农民人家的弃子,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自尊,这些关于贫寒岁月的烙印,无法选择的个人出身,无法逃避的被选择,令施正荣变得敏感而纤细。当一个人在童年或者说是青年的时候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会用尽全力地去达到成功,满足自己童年没有实现的愿望。

同样,对于敏感者来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世界的承认与肯定。

但其实上,这个畸形的社会,创造出了一种唯成功论。仿若只有成功才是获得世界承认肯定的唯一门票。

从教育心理,从社会环境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笔者总是感觉到我们的孩子生活得不简单,生活得不快乐,生活得功利性太强。

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多年轻人,被赋予了太多竞争的因素,而失去了作为自然人的快乐与满足。

人文的满足,关于自然人的本性和回归,非常重要。

事实上,施正荣的童年,并不仅仅是泡在苦水里,虽然没有正常的童年,但还有很多快乐的时光。

“家里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爷爷,一个是母亲。”说起来,施正荣满脸幸福,“他解放前就是帮助寺庙理财的人,很有经济意识。他从小就告诉我,‘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那时候不让做买卖,但他还是能找机会在附近几个县做些小生意,所以家里经济一直都挺好的,印象中我就没有挨过饿。”

虽然小时候亲身父母家与收养家距离很近,但施正荣理解那时候迫于无奈的抉择,养父母对他很好,尤其养母,是一个简单快乐的人。

“母亲对人特别好,那时候家里附近有一些外地来的工人,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就把他们请到家里一块吃饭。”养母的乐善好施,令施正荣有了爱心,但抱养经历铸就的不安全感,像一个隐形基因一样,深深地埋藏在血液中,就像他的感恩词一样,绵里藏针,充满了谨小慎微。

“养父母对我非常好,甚至超过他们的亲生孩子。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不管家庭有多拮据,养父母都全力支持我的学业。没有他们,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种感激之情,是具有牺牲的深意的,要知道,为了全力支持施正荣的学业,养父母后来生的三个小孩都放弃了学业,只有施正荣一人学历最高,是个博士。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阳光工匠光伏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